欢迎访问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今天是:

erji.jpg
当前位置:二等奖
二等奖
  •   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长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郭 斌

     

      在古代,粮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很重的,甚至可以是祭祀时供奉祖先与神明的神圣之物。可当今社会,随着物资供给的极大丰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形成了一种通病——“节俭冷漠症”。特别是节约落在“粮食”二字上,有人就认为已经没什么必要了。身边的小事就足见这种心态的普遍。餐馆剩菜满桌不打包;食堂饭后半个馒头半碗米饭随手就倒;买菜不经计划随手就拿,最后烂掉丢进垃圾桶,简直是“不知节俭何滋味”。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我国虽是产粮大国,但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增幅连续3年下滑,说明我国粮食生产的条件并不优越,耕地和水资源紧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今后保持连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粮食供给的弹性很小。过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惯性增长的趋势,必然带来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善,弹性很大的粮食间接消费需求会快速增长,这将导致国内粮食供求关系的长期偏紧。

      另外,粮食又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特殊的情况下,它比石油资源更能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和粮食安全,历来是国富民安的基础之基础,党和国家一直把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作为最基本的国策。1994年,美国学者布朗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发表《谁来养活中国》一文,散布轰动世界的“中国粮食威胁论”,预言到2030年中国将缺粮2.07亿-3.69亿吨!布朗的“中国粮食威胁论”还言犹在耳,袁隆平院士还正在为“超级杂交水稻”而日夜焦心,我们应重新建立自古以来对粮食的“深厚感情”,不能把安全养命的“宝物”视为垃圾而随意丢弃。

      身为粮食工作者,更能深切的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耕种、收购、销售、仓储、运输、加工,每一个环节都附着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拿东北地区来说,气候制约导致每年只能播种一季粮食,农民虽然有了现代化的耕种条件,但仍免不了“靠天吃饭”的状态;到了收获季节,又要抢在秋雨落地之前赶快收割;粮食的收购期都是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粮库工作人员每天都长时间在室外进行收购工作,是对体力和精神的双重考验;粮食入库后要进行烘干晾晒,烘干所用的燃料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我省作为粮食主产区,还要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保证储备粮的仓储安全。到了销售旺季,大货车司机们长途跋涉,将东北的粮食不间断的运送到南方地区;加工厂的工人们忍受着呛人谷糠飞屑坚守在生产线上,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吃上可口的东北大米。各个岗位,都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和奉献。在粮食部门工作的时间越长,我越觉得杜绝浪费的意义重大。珍惜粮食,同时也意味着对相关行业从业者的尊重。《读者》杂志曾刊载了一封来自非洲小孩的信,信中写到:“饥饿吞噬着我的生命,我是靠着数自己的骨头来度过一天又一天的。我仅有的一点感觉,就是饥饿穿过骨头的那种疼。即便在烤人的太阳底下,我还是觉得冷。我饿啊,我饿……”。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像这个非洲孩子一样,生命被饥饿威胁着。号称“金元帝国”的美国也有二千万人处于半饥饿状态。我国也还有广大贫困落后地区粮食不足,经济欠发达,浪费粮食,真称得上是一种罪过。

      一春一秋耕作成谷,一颗一粒积聚成仓。风雨阴晴历劫为米,磨筛淘洗蒸煮成粮。节约粮食,这个话题看似普通,可对社会、对国家的意义重大。作为粮食人,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杜绝浪费,真正将我们伟大祖先注入我们骨血中的对粮食的珍视与崇拜重新唤起,对得起吃下的每一粒米。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12月29日 ]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二等奖:我的名字叫玉米—刘立峰